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海軍官兵 破釜沈舟 對日抗戰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民國廿六年對日抗戰軍興,為防日本海軍溯江西進,我海軍部先期完成長江下游封鎖防線,阻止日艦深入,達成我持久消耗日軍戰力之目的。當時海軍長江防守作戰計畫,依戰鬥遂行分為三個階段: 第一階段自七七抗戰開始以迄放棄南京;以阻塞江陰水道,拱衛首都安全為主要任務。調運我海軍艦隊精銳,守衛江陰阻塞線,使日海軍艦隊無法迫近南京;同時以部分兵力策應淞滬作戰,使我上海作戰國軍不致受日軍威脅,另掩護政府物資人員從容西遷。 第二階段海軍主要作戰任務,在發揮要塞戰為重要防禦戰術,將長江主要水道,下自大通,上至漢口,分別用固定水雷佈成雷區,使日海軍艦隊,不敢輕易溯江西犯,達成第二期作戰之充分準備。 第三階段為武漢放棄後,以游擊佈雷分段封鎖長江,並以水雷作戰為戰術中心,如城陵磯戰役及湖北兩次大會戰。在湖北會戰中,海軍佈雷作戰發揮了強大威力,使日軍首尾無法兼顧,造成湘北大捷。 廿六年「八一三」淞滬戰役,是有力擊破日軍速戰速決之運用。戰役爆發前,海軍部即令練習艦隊司令王壽廷飭令所屬加強戒備,迨戰事發生即令駐滬海軍一致抗敵,固守防地,一面協同陸上駐軍作戰。八月十四日,海軍部為防日軍溯黃埔江而上,抄襲我駐軍後方,即將普安軍艦沈塞於上海董家渡水道,阻日海軍,同時運用水雷,將淞滬一帶各紛歧港灣,一律佈雷封鎖,構成黃埔江上三道防禦線,日海軍無法突破。 在八月十四日晚,海軍江陰區江防司令部,派出魚雷快艇兩艘,自江陰潛駛上海,突襲日海軍第三艦隊旗艦「出雲」號,施放魚雷兩枚,命中日艦爆炸,江搖岸動,氣焰囂張之日海軍第三艦隊,至為驚慎,銳氣頓挫,而我海軍士氣則振奮不已。 日軍為圖報復,自八月廿日起,日機迭向我駐淞滬海軍各機關轟炸。九月上旬,我用魚雷反擊日軍在上海之三井碼頭,炸毀大批日軍軍需物資及躉船,並一再以快艇出擊日海軍艦艇,削弱日海軍在淞滬江面集結兵力。十一月中旬,日軍向我高昌廟海軍江南造船所進犯,我海軍警衛營以存儲淞滬之高射砲,組成砲隊,與浦東友軍及最後留滬之國軍第五十五師,共同在滬協力抗戰。 淞滬戰役由於我將上海董家渡阻塞,並將上海各港灣分佈水雷,使日軍無法溯黃埔江直上,其後日軍改以杭州灣金山衛登陸,向我嘉善一帶攻擊,企圖包圍我南岸守軍,上海防衛作戰局勢改變,而我軍認為淞滬保衛作戰目的已成,為期保存實力,而自淞滬轉進。海軍迨於國軍轉進同時,再以水雷破壞蘇州河沿岸橋樑及梵三渡鐵橋,掩護國軍從容後撤。 抗戰期間,我國海軍以破釜沈舟決心,完成江陰水道阻塞,封鎖日軍艦艇活動;後為鞏固江防,將艦砲拆除移置長江南岸,組成海軍要塞砲隊防守,並以水雷封鎖長江,使日海軍艦艇無從活動,徹底粉碎其溯江西進企圖,鞏固了我西南後方防禦大計,長期抗戰策略因而確保。 (資料來源:海軍總部編印「海軍抗日戰史」)(點閱次數:1269)